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规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自此,12月4日正式成为中国的“国家宪法日”。2021年12月4日,是第八个“国家宪法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全党全社会深入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宣传教育,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为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2021级诉讼法硕士团支部于2021年12月16日在法学院诉讼法教研室开展了“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主题团日活动,本次活动以主讲人讲述和团支部成员互动参与的形式展开。
一、
活动第一环节,本次主题团日活动主讲人张文浩同学对“国家宪法日”进行了简要阐述。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首个“国家宪法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国家宪法日,是一个以纪念国家现行宪法为主题的法定纪念日,目的在于纪念现行宪法的诞生,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培养社会公众崇尚宪法、服从宪法和遵守宪法的意识。
二、
活动第二环节,张文浩同学细致解说了关于宪法的词源、形式、原则和价值等基本内容,带领支部成员回顾了宪法的基本概说。就词源而言,中国古代的“宪”强调的是将法律公布于天下,使天下人知道违法的后果因而不予违反,与近现代的“宪法”存在明显差异;就形式而言,我国宪法以成文宪法典为表现形式;就原则而言人民主权、保障人权、权力制约和法治等原则都在宪法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就价值而言,宪法在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宪法秩序、推动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正义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
活动第三环节,张文浩同学梳理了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届、第四届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于1954年9月、1975年1月、1978年3月和1982年12月先后制定、颁布了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国现行宪法系1982年12月4日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经历了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订,依据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并逐步完善。
四、
活动第四环节,张文浩同学重点强调了要从国家、领导干部和全民三个层面尊崇宪法权威和树立宪法信仰,并组织大家共同观看了国务院进行宪法宣誓仪式的视频。
心得体会
最后,支部成员积极发表了学习心得体会。
龚梦滢同学表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总章程;同时,宪法又是与每个个体紧密相关的法律,它几乎无所不包,指挥着国家运行和民众生活。作为一名法学生,她深知法律在治理国家的重要作用,却对宪法的内容缺少细致的了解,这次团日活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她对宪法的认识和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方式的理解。
易昱彤同学表示,通过本次学习,她对宪法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当下,依宪治国是关键。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政体国体、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宪法以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国家权力,赋予了公民广泛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并规定了公民需要履行的法定义务。在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必须要保证宪法的实施,维护宪法的权威和尊严,党的领导干部应当带头遵守宪法,最终达到全社会将宪法法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国家确立宪法日,正是为全社会学宪法、尊宪法、捍卫宪法提供了一个契机,我们应珍惜这一机会,提升自身法律素养,为法治社会的建设添砖加瓦。
罗晶同学表示,设立“国家宪法日”有助于传递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理念,宪法是是母法,其他法律是子法,其他一切法律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宪法,不得与宪法相违背。如今全球化成为时代主旋律,各种思潮涌现,对我们当代青年来说,尊重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意义重大。
通过本次主题团日活动,支部成员对宪法、“国家宪法日”和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等有了更充分地了解,增强了自身宪法意识,更加坚定了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的决心和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