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会 > 文章详情

武汉大学法学院第四期博硕沙龙成功举行

发布者:法学院研工办老师   更新时间:2021-04-21 08:41   阅读:

2021年4月20日(星期二)下午3点,武汉大学法学院第四期博硕沙龙在法学院330教室顺利开展,主题为“毕业生如何做好毕业与就业准备”,本期沙龙由武汉大学法学院和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合办。主讲嘉宾有武汉大学法学院特聘副研究员翟晗、武汉大学法学院讲师蔡颖、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后袁野、中国海洋大学讲师、师资博士后于敏娜。本场活动由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江西省委组织部2021年拟录用定向选调生叶盛同学主持进行。

首先,主持人叶盛介绍了与会嘉宾并根据自己的选调生经历进行经验分享。他认为选择选调生的就业方向应注意以下六点:自我认识、结合自身实际的职业规划、个人能力的培养、了解选调生工作情况和备考经验、关注选调政策。同时,他认为毕业生应理清定向选调、普通选调、国考和省考的区别,了解东西部地区的优劣势,方便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随后,主讲嘉宾进行就业分享。

蔡颖老师将择业分为大前提和小前提,即岗位了解和自我认知,大前提和小前提之间需具体对应,才能得出行为时的最佳结果。其中蔡老师提到,每份工作都会有困难的时候,同学们可以通过思考从事这份工作“挫败感是否大于兴趣”来判断自己的就业选择是否适合自己。蔡颖老师认为大学教师是国家提供资源进行自我实现却又自在自为的职业,如果想从事这类职业,同学们应打牢理论基础,读书先精后广,养成学术规范的习惯,拓宽视野形成自己的思辨方式。


袁野老师从目标、信息、行动三个方面进行了择业分析。第一,结合个人经历,根据家庭情况、个人能力以及自我期许选择匹配的工作目标;第二,全面搜集信息,薪水待遇、休假、工作氛围、国家政策以及前任和同行的经验都是择业时需要了解的重要信息;第三,确定目标之后的行动,宜早不宜迟。作为博士后,袁野老师分享了自己的论文写作方法和阅读习惯,其中他认为写论文可以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进行写作,书籍应分为三类:讲知识的书、讲道理的书和讲故事的书,同学们应在不同时间用不同方法来阅读这三类书籍。


于敏娜老师通过线上的方式,对自己的就业经验和“如何在博士阶段平衡好学业、择业与就业的关系”进行了分享。她表示同学们应该认真对待找工作的事情,但在还没有既定目标时,不要质疑自己,调整好心态。她认为职业没有好坏之分,不同的工作是不同的人生体验。同时,于敏娜老师对大学教师的招聘要求进行了简要分析。她认为留学背景是锦上添花而非是雪中送炭的要素,可以通过发表英文论文、参加国外会议弥补这一方面的不足。本科学历并不是硬性要求,可能会影响高校任职,但对于选择考选调生和企事业单位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科研院所相较于高校的任职要求相对宽松,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对比平台,考虑科研压力,综合考虑。于敏娜老师还提醒到,要及时核实就业单位的待遇问题,避免预期与实际不符。在毕业季,就业会与博士生的毕业答辩混合进行,但因为高校招聘的时间不绝对,所以找工作不必凌驾于论文写作或答辩之上。


翟晗老师对自己的学术之路以及教师行业的特点进行分享。通过自己的背景介绍,提醒同学们对个案要精细化背景调查,不要盲目跟风模仿。先立业还是先成家也应该被纳入到职业规划当中。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翟晗老师认为虽然教师的社会尊重度比较高,但学术界高度等级化,拥有比同龄人较慢的职业发展,想要从事有关行业的同学,应做好心理准备。同时,她建议如果确定了要从事研究学者的道路,同学们应该爱上学术,从现阶段就开始进行写作训练。学术之路充满偶然,请大家闭着眼睛去热爱。不是盲目,而是认清自己的同时爱上学术。


在互动环节中,主讲嘉宾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最后,主持人叶盛同学对与会嘉宾和现场同学表示了感谢,并发言说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此次沙龙对就业行情和职业规划有了更为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提前做好毕业和就业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