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达两会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主讲人:彭富春
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民革武汉市副主委
主题:“两会归来话和谐——兼评《物权法》、《企业所得税法》顺利通过”
主讲人:王高华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副院长、教授
主题:“个性、角色与健康”
时间:3月30日下午3:00
地点:法学院120会议室
主办:民革武汉大学总支部、法学院研究生工作办公室
欢迎法学院师生参加。
主讲人简介: (1)彭富春,1963年9月生于湖北仙桃。198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85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师从李泽厚教授,1988年获哲学硕士学位;后进入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师从海德格尔晚期弗莱堡弟子博德尔教授,199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是武汉大学历史上第一位留德哲学博士。1998年之后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系副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并兼任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中心研究员、台湾佛光大学兼职教授。2003任十届全国人大代表。2005年任湖北省美学学会会长。 作为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彭富春不遗余力地献言献策,他提出“学校要强化心理教育”、“设立保护长江的专门机构”、“实施全社会的人心建设工程”等议案,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反响。
(2)王高华,男,1964年2月生。教授,主任医师。国内知名的青年精神医学专家,精神药理学专家。精神病学博士生导师,心理学硕士导师。 毕业于武汉大学医学院。1991年获硕士学位,2003年获博士学位。现为湖北省/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神经精神研究所所长,精神病学博士导师,心理学硕士导师。湖北省精神医学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湖北省劳动鉴定/医疗保险/药品监督/司法鉴定/医疗事故鉴定/计划生育专家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心理咨询师评审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性心理协会主任委员。《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武汉大学学报》、《华中医学杂志》、《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编委。擅长于抑郁症的临床诊治和精神药理学的研究,对情绪障碍的治疗有独特的见解。
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顾海良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表时间:2007-3-15 9:51:39 ) 武汉大学3万多名本科生中,近3年没有发生一例因心理疾患而死亡的事件,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顾海良认为,共建和谐校园,必须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四个根本转变”。 一是从局部心理健康素质教育向整体素质教育观念转变。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 二是从重在治疗心理疾患的工作模式向“心理健康、教育为本”的工作模式转变。把对大学生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知识传授和有效的心理调适能力培养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实现普遍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个别的心理辅导(咨询)、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机结合,形成大学生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三是从课堂的、单纯的心理健康教育向实践的、综合的心理健康教育转变。特别是开展有利于自信心、语言表达、人际交往等方面能力增强和水平提高的体验活动和行为训练,实现课堂心理健康教育同课外心理素质、心理调适能力实践培养的有机结合。 四是转向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职结合的队伍结构。开始形成以专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咨询)教师为主体,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师为辅助,以学生骨干和心理健康社团为依托的,运作有序、功能互补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