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8日晚七时,由武汉大学法学院“珞珈国际法研究生论坛”组委会和中共法学院国际私法专业博士生党支部主办的讲座——学位论文写作经历回顾在国际法研究所323会议室举行。报告人为新近在博士论文答辩中获得一致肯定的徐祥博士和刘正中博士。讲座由2005级国际私法专业博士研究生徐锦堂主持。 徐祥博士结合自己在写作时的经历,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正确评价入学前的专业研究水平,明确目标,积累知识,增强时间的紧迫感。针对这一点,徐博士指出,这要求大家一入学就着手建立起自己的国际私法专业资料库,在“学习--收集--学习--收集”的循环过程中日积月累,其内容既要关注新的出版物,也要认真研读旧的名著,特别是像Story、Wolff、Rabel、Currie和隆茨等特定历史时期的代表性学者的著作。完善的专业资料库可使你从事专业研究终身受益,有利于提高研究效率和质量。要有针对性地向老师学习包括读书、写作在内的各种研究方法,并以适合自己的方式作好读书笔记。如何做好读书笔记是一个大学问,要讲究阅读艺术。读书笔记要尽早着手,注意日积月累,要坚持用读书笔记去记载求学经历,记载流失的光阴。对于重点资料特别是外文资料,要做到一开卷阅读就做好作读书笔记的准备,这样表面看来效率很低,实际上是效率最高的学习方法,它可以满足以后任何时期的研究需要,有一点“一劳永逸”的感觉。也许在某个时间,当你看到厚厚的一本高质量的读书笔记时,特有成就感,心中特有底气。另一方面,不要为写学位论文而写学位论文,要将写学位论文视为一个深入学习的过程,建立专业资料库的过程,做好专业读书笔记的过程,要将完成学位论文放到关系自身以后专业发展的大背景中去思考。 第二,关于选题的问题。对比欧美带着选题读博的教学方式,我们应该在入学之时就大致确定选题,并且在开始准备时最好不要只定一个选题,以便日后有所选择。在资料的运用上,徐博士提出了“收集资料——消化资料——驾驭资料”的过程,以期领会资料的精髓。 第三,树立正确的学术价值观。徐博士特别谈到,学位论文的写作要本着对自己、对导师、对学院负责的态度,要怀着对科学的敬畏感,使论文在历史和时间的淘沥中经受住考验。当在写学位论文时,要时刻提醒自己学位论文将经受的最大考验不是老师一时的评价,而是它存放在国家图书馆经受众多读者和时间的评判,其质量将永远与你的学术名誉终生相伴,挥之不去。对“优秀学位论文”不宜有太重的思想包袱。他提出了“红线”和“骨髓”的概念,“红线”是将学位论文这串葡萄穿起来的枝干,“骨髓”是文章中的创新之所在。 第四,在论文写作的心态问题上,徐博士以切身经历提出,要正确对待挫折,不断增强自信心,并坚持批判性的思维模式。 第五,在攻读博士期间,应该不断地积累学习的经验和方法,丰富自己的人生。 最后,需要时刻保持集体荣誉感,维护博士生群体的尊严。 接下来,刘正中博士也就自己的亲身经历与大家分享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他首先强调了同学间的互动、相互关怀以及跟师兄师姐之间交流的重要性,建立跟师兄师姐之间交流的互动学习。要建立一个互动团体,千万不要孤立自己。 写论文的过程中,要找出自己的写作节奏和生理时钟,在时间管理和情绪管理两方面要掌握好。 其次,指出文献回顾的重要性,文献回顾就是学术地图的描绘,透过文献回顾的整理,找出自己论文在学术地图中的位置,藉此把论文在学术上填补空白的贡献或创新之处凸显出来,也就是自己论文在学术地图上的座标点要找出来。 再次,在选题的问题上,刘博士指出,不能过分依赖于导师,研究生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加强自己的自修能力。对已经写好的论文,将论文放一边沉淀一段时间后,再拿出来发表。 最后,刘博士谈到了关于论文写作“注释”的问题。他指出很多论文只注重“注”而忽视“释”的现象,“注”是交待文献的来源,“释”是对相关问题不便放入正文时,可以放在注释中加以说明,可以成为一些相关研究的线索来源。 随后,现场的许多同学纷纷就自己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跟两位博士进行了交流探讨。这其中包括如何平衡心态和正确对待资格论文,选题与别人重复的问题,各类法学研究方法,内容的细致度与理论深度的关系,结构体系的呼应性对称性问题等。 对第一个问题,徐博士说,要有目标而不要有指标,要有比较而不要盲目攀比,要有紧迫感而不要浮躁。 对第二个问题,刘博士明确指出选题重复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必须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来突破现有的研究成果,这样的研究即使题目相同,论文将会因研究方法的不同而内容结构也将大大的有所不同。并用“同样是鱼,清蒸和红烧各有不同,端出来的菜也绝对不同”的比喻生动地加以说明。 对第三个问题,两位博士也就各种研究方法作了详细介绍。 对第四个问题,徐博士认为,对于应用性论文而言,细碎的内容不可丢,通常会在具体内容写完后会有理论上的提升。 对于第五个问题,徐博士认为不必刻意追求论文结构上的呼应性对称性,刘博士认为各个章节之间需要考虑内容篇幅上是否均衡的问题。 刘博士最后给同学们一些建议阅读的图书或论文的清单: 1. 刘南平:法学博士论文的骨髓与皮囊(百度可以搜索到)。 2. 郭书琴:书中日月长(百度可以搜索到)。 3. 毕恒达:《教授为什么没告诉我―论文写作枕边书》,法律出版社,2007年5月(枫园食堂书店可以看到)。 4. Estlle M. Phillips, How to get a PhD:A Handbook for Students and their supervisors, 4th ,New York:Open University Press,2005. (G649.561.2/P558(4-)/2005/Y 文科中心藏书) 5. 爱德华•希尔斯:《学术的秩序》,商务印书馆,2007年1月。 6. 唐纳德•肯尼迪:《学术责任》,新华出版社,2002年2月。 7. P. J. 费贝尔曼:《有了博士学位还不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 8.《博览群书》杂志主编:《读书的艺术:如何阅读和阅读什么》,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图书馆有借) 刘博士还特地推荐两本很有借鉴和启发意义的博士学位论文,即杜涛博士2002年的《德国国际私法:理论、方法和立法的变迁》,和胡永庆博士2001年的《国际私法的历史逻辑和价值建构》。
整个讲座过程持续了三个多小时,徐祥博士之真诚深刻,刘正中博士之幽默风趣,令现场气氛高潮迭起,欢笑不断。由于时间关系,讲座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大家普遍认为,这样的活动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学习和发展,也促进了学院各年级间的交流,使师兄师姐的经验能够一届一届传承下来,从而有利于国际法研究生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的提高。 (卢熙整理,徐祥、刘正中校阅)